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规划纲要

湖北省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7-08-15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湖北省图书馆将把握关键战略机遇期,夯实基础,奋发有为,实现知识服务模式转型与升级,努力营造一个广泛互联、融合共享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图书馆”。

一、使命、愿景与发展目标

(一)使命

湖北省图书馆以倡导全民阅读、营造书香荆楚,拓展信息素养教育,着力建设适应本省发展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愿景

打造荆楚文化高地,资源总量和服务水平臻于全国前列,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构筑标准化、均等化、共享包容的公共文化空间,以特色馆藏与特色服务引领行业潮流,打造全国知名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构建一个湖北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文明湖北”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三)发展目标

突出网络发展理念,推动“互联网+图书馆”建设,围绕“两书建设”工作重点,打造“湖北总书库”,全面实现“六个一流”。到2020年,力争实现新增藏量、数字资源总量等主要资源指标以及举办活动次数、网站点击量等主要业务指标显著增长,建成“中部领先、全国一流、湖北特色、世界影响”的“智慧型图书馆”。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原则,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宗旨,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湖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协调发展、共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创新驱动原则。紧紧围绕读者需求,积极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形成新服务、新形态、新集群,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2.普惠均等原则。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为核心,强化基础服务供给,拓展和延伸服务范围,确保公共文化成果惠及全民。

3.协调发展原则。加强科学规划与协调统筹,注重 “三个并举”,即虚拟图书馆与实体图书馆发展并举,日常工作与重大活动并举,资源建设与阅读推广并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图书馆。

4.开放共享原则。引导社会力量有效的参与文化建设,并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构建长效合作机制与协同创新机制。

三、现实基础

根据《2015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在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中,湖北省图书馆文献总藏量649.82万册,居全国第六;年新增藏量51.01万册,居全国第三,财政拨款19706.2万元,居全国第二;新增藏量购置费2922.3万元,居全国第四;电子阅览室终端数536,居省级公共图书馆第一;总流通人次257.67万人,居全国第六;书刊文献外借216.34万册,居全国第五。总体而言,湖北省图书馆办馆条件和主要服务指标已具备进入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前五位的基础。

四、主要任务及策略

(一)加强“两书两节”建设,引领事业发展

1.加强“藏书之书” 建设

合理规划馆藏结构,建设面向大众阅读需求和总分馆建设需要、符合中长期发展计划的省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加强馆藏资源采购过程中及结束后的统计和评估工作,支持与鼓励读者荐购;继续贯彻“省内出版物求全,国内出版物求好,外文出版物求精”的采选方针,全面收藏省内文献,广泛采集国内出版的各学科、各类型、各主题与各载体文献。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不断引入新类型资源,选购适用性好、利用率高、学术水平有保证的数字资源。加大自有特色数据库建设力度,形成较完整的数字资源体系。优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灾备系统建设。

2.着力建设“讲座之书”

创新讲座规划理念、内容结构、互动形式、传播手段,推进公益讲座服务延伸,打造“长江讲坛”强势品牌。利用长江讲坛APP、湖北省图书馆APP、湖北省图书馆公众号进行资源推广,实现精品讲座的在线点播;将“长江讲坛”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公益讲座品牌。继续编辑出版《长江讲坛》系列丛书;建设好全国讲座资料中心,通过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与讲座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讲座内容。

3.努力办好“长江读书节”

创新读书节服务模式。深化运用“讲、阅、展、演+数”的“4+1”服务模式,依托湖北省公共图书馆“百馆联盟”,保障读书节活动的常态运行。做好对外宣传,注重媒体宣传推广,彰显图书馆在阅读指导、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巩固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主体地位,促进社会积极参与,力争将“长江读书节”创建成为全国知名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品牌。

4.发展“童之趣”少儿读书节

“童之趣”读书节为主线,组织有关图书馆实现上下联动,推动“童之趣”少儿服务品牌系列化发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未成年人阅读需求,打造双语阅读、绘本讲演、科学普及、文学思考四位一体活动体系,推动服务阵地有形化、品牌化。推动和探索馆校协调合作,开辟新服务渠道,有效增加面向农民工子女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服务供给,不断拓展少儿阅读推广国际交流合作空间。

(二)推进“五大馆”创建,升级服务体系

1.建设湖北省古籍大馆

建立古籍普查、修复、保存、宣传、利用工作机制。做好《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继续开展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和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选工作。全面完成《现存湖北著作总录》编纂,力争编辑出版《湖北省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湖北省古籍总目》。集中力量编纂《荆楚文库·方志编》。挂牌成立湖北省典籍博物馆,提升古籍保存、利用水平。加强古籍修复人才队伍建设,争取把湖北省古籍修复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2.建设湖北地方文献图书馆

加强地方文献建设,完善荆楚特色馆藏。设立湖北版本图书专藏库和专藏阅览专区。建设以省馆为中心、各地市州馆为分支机构的特色文献中心。加大湖北省地方文献资源收集和保存力度,加强与出版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协调合作,确保鄂版图书收藏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制定中长期缩微抢救计划,推进文献抢救成果的再生性应用。

3.建设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完成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挂牌。做好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设计规划,整合现有文献、设施、人员,积极沟通协调,努力完成挂牌工作。为广大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少儿阅读环境。

4.推动湖北特色图书馆建设

发展特色图书馆服务集群。继续建设政协文史资料馆、廉政文化图书馆、全国讲座资料中心、盲文图书馆等特色图书馆。筹建湖北版本图书馆、作家碧野图书馆等特色专题馆。

推进特色图书馆网络建设。搭建特色图书馆网络平台,将湖北省图书馆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图书馆大馆、强馆。

5.完善湖北数字图书馆建设

加强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实现以省馆为中心、市(州)县馆为骨干的资源丰富、服务快捷、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湖北省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创新数字图书馆服务体验,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构建“线上阅读、线下体验、全省共建、共享交流”的新型服务模式。

(三)运用前沿技术,建设“云上鄂图”

积极配合省文化厅推动湖北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并协同省博物馆、省美术馆、省群艺馆等湖北省重点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初步建成省级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及其移动服务平台,推动我省公共文化数字特色资源库群建设初具规模。引入基于大数据的用户信用管理系统,探索三网融合服务新模式,加大湖北省数字图书馆服务和“掌上鄂图”APP、“长江讲坛”APP、微信公众号推广力度,打造读者身边的“数字鄂图”。

(四)积极创建共享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完善“楚天智海”学习中心建设,创建学术交流空间、创客创业空间、项目研讨空间、文化传播空间。全面提供无障碍服务,为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开展定向信息服务,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

1.发展覆盖面更广的延伸服务

进一步加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汽车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建设与服务,扩大流动服务覆盖范围,结合开放式艺术展览项目提升文化氛围,呈现可欣赏、可阅读、可触摸、可交流的立体阅读,解读和诠释“展览之书”的新理念。

2.实施文化精准扶贫、弥补信息鸿沟

结合我省37个贫困县脱贫目标,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与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定点建立文化扶贫服务网点。充实基本文献资源,启动贫困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流动图书馆配送工程。

(五)提升决策服务水平,助推湖北建设发展

1.提升为上级部门决策服务综合水平

做好《信息快报》、《领导参考》、《文化动态》等产品以及非定期服务产品,建设政府决策咨询知识库。与国家图书馆加强合作,积极加入全国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平台。

2.强化重点热点服务,提供创业就业服务

重点围绕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重大主题和热点领域建设的知识资源库群。加强科研热点、重点、生长点领域的态势监测,构建嵌入式科研服务。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省政府援疆项目,积极参与“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合作。

3.建设现代智库支撑体系

创新智库团队模式,建设以大数据平台及相关技术平台为基础,拥有信息资源优势,专业化的高端智库团队。

(六)强化协调合作,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1.引领事业发展,协调基层服务网络

发挥省馆龙头带动作用,完善湖北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机制,结合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多元分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协调实现武汉“1+8”城市圈通借通还。实施联合编目,促进湖北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2.提高行业合作水平

推进“中三角”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和联合服务,依托本地区图情领域资源密集的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加快图情一体化建设步伐。

3.深化社会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积极吸纳包括民营资本、公益性慈善机构、图书馆用户、群众组织等在内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图书馆建设。发展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以及保障和激励机制。

4.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外图书馆、文化机构的国际合作,积极推动“湖北书架”、“长江讲坛”、“极目楚天舒”湖北文化图片展、“放飞梦想”国际少儿画展等重点服务品牌“走出去”为“荆楚文化走世界”等文化交流项目提供支持。

(七)积极探索治理模式,优化管理机制

1.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初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框架,进一步健全理事会工作制度。扩大社会力量参与途径,吸纳社会公众人士参与决策和监督,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图书馆自主发展事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馆格局。

2.建设现代管理体系

优化岗位管理,完善绩效体系,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重视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网络安全应变能力。

3.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馆党委的核心作用,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抓好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团、工会组织,实现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文明创建活动同步发展、共同繁荣。

(八)努力提升馆员素质,促进科研创新

1.提高管理干部素质,打造骨干力量

建立健全党性教育、理论教育、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完善培养选拔模式,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加强干部监督管理。

2.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形成人才梯队

多途径引进专业人才,并充分发挥资深专家作用,建立业务传帮带制度。积极引导人才合理分布与流动,保证基础业务技术队伍的稳定。

3.健全业务培训机制,助力专业成长

加强岗位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关注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继续实施“创新人才计划”,形成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

4.完善科研管理机制,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进一步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修订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关注行业动态,贴近学术前沿进展,强化理论支撑作用,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课题研究体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