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库》数字化项目专家论证会在省图书馆召开
为推动荆楚文献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推进《荆楚文库》数字化项目建设,7月10日,湖北省图书馆联合湖北省《荆楚文库》编辑部召开2024年《荆楚文库》数字化项目专家论证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蔡静峰,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出版处处长周凤荣,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昌华,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罗罡,《荆楚文库》编辑部主任周百义,中国知网中部区图书馆行业总经理罗慧等出席会议。
为了保障此次论证会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并对项目内容制定科学规划,本次会议还特邀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刘玉堂,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建民,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籍所所长郭康松,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辛艺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袁小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传播系副教授、出版研究所所长陈少华六位专家进行评议及指导。
论证会现场由唐昌华厅长致辞,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伟成主持。省图书馆数图部副主任李翔宇和中国知网公司技术人员向参会人员汇报项目实施情况和平台介绍及演示。
专家组对该项目的建设工作和完成情况进行评议,充分肯定了项目的建设意义及前期工作的成效,并表示项目整体达成了立项目标,项目的建设降低了荆楚文库文本的阅读门槛,有利于数据的二次转化,有利于荆楚文化的传播。同时,专家组也指出平台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一是应该注重数字+人文的深度融合;二是首页设计应更加贴合荆楚文库主题; 三是各模块的分类及命名应更加准确;四是平台应该同时配置精准检索及模糊检索,增加更加精细的检索功能;五是需加强宣传推广。
蔡静峰在听取汇报和专家论证后,肯定了项目的前期工作,认为专家组的意见全面、专业、严谨,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要强化对《荆楚文库》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项目建设的系统性观念,强化内容的准确性、实用性。同时,还强调在项目建设中要注意数据安全性,注意数据兼容性的问题,注意学习借鉴其他的模式,注意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荆楚文库》是我省2014 年启动的重大文化工程,旨在全方位搜集整理湖北历来文献,建立完整的研究湖北的文化资料体系。《荆楚文库》的编纂出版,不仅是对湖北文化发展进行全面系统梳理的文献工程,更是提炼、总结,为湖北文化强省的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动力源泉的重要文化工程。《荆楚文库》初步列入书目1372种,计划出版1600余册。截止2024年6月底,已经完成145册文库书籍的数字化加工,其中67册完成知识抽取并导入文库数字资源发布系统,可进行在线阅读。
下一步,湖北省图书馆将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和《荆楚文库》编辑部的指导下,认真研究评审专家意见,抓紧落实,对项目进行完善,认真执行这一重要重大文化工程,进一步传承发扬荆楚文化,为新时代荆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荆楚文库》编辑部、省图书馆、中国知网公司相关负责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数字图书馆工作部)